UpdateTime:2021/9/10 14:46:21
據(jù)BIMCO報告指出,港口擁堵和內(nèi)陸運輸延誤正在吞噬集運運力。疫情下,集運運價和港口擁堵水平持續(xù)創(chuàng)下歷史紀錄。截至今年8月底,僅洛杉磯港(LOS ANGELES)和長灘港(Long Beach)外就有40多艘集裝箱船等待停泊。
船期延誤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船只來維持運力,以保證航次的執(zhí)行。據(jù)Alphaliner估算,2021年7月1日,兩大東西向航線(遠東至歐洲和遠東至北美)上部署的船舶運力增至1012萬TEU,占全球船隊總運力的41.4%,高于一年前的34.6%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過去一年,遠東至歐洲航線的運力增加了19.7%至525萬TEU,而遠東至北美航線的運力增加了30.6%。
然而,增加運力并不能解決當前的困境。供應(yīng)鏈瓶頸歸因于港口和內(nèi)陸運輸作業(yè)效率降低,以及臨時集裝箱堆場和最終目的地堆存空間有限。增加運力意味著船舶待泊時間延長,并導(dǎo)致其他航線的運力不足。例如,當前非洲航線的運力投入同比下降了6.5%。此外,運力需求增長導(dǎo)致閑置運力較2020年7月大幅減少,租船價格不斷創(chuàng)出新高。
今年6月,遠東至北美航線運力比去年同期增長30.6%,箱量增長了28.3%。今年7月,該航線上的箱量達到200萬TEU,而去年同期為190萬TEU,2019年同期為180萬TEU。2021年前7個月,遠東至北美航線累計運輸箱量同比增長33.3%至1360萬標準箱,與2019年相比則增長了26.6%。
遠東至歐洲航線的運力增長幾乎是箱量的兩倍。與2020年7月相比,箱量增長了13.8%,而與2019年7月相比僅增長了0.1%。
2021年前7個月全球集裝箱海運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.3%,但較2019年同期僅增長3%,與運力增長基本一致,進一步說明了當前市場的強勁表現(xiàn)不是由基本面驅(qū)動的,而是擁堵問題。
亞洲內(nèi)部航線中,今年前7個月的箱量已增至2680萬TEU,較去年同期增長11.3%,較2019年同期增長7.8%。
運價上浮導(dǎo)致運力從支線向東西干線轉(zhuǎn)移。在遠東至北歐航線上,即期運費為13526美元/FEU,遠期運費為6544美元/FEU。遠東至美西航線8月31日即期運費和遠期運費分別為7868美元/FEU和4378美元/FEU。
從供給端來看,承運人正急于獲取運力。今年集運市場已新增386艘新船訂單,總運力達340萬TEU。2023年和2024年將分別交付160萬TEU和150萬TEU,另有37.5萬TEU計劃在2025年交付。
在新造船中,最受歡迎的船型是13000-16999 TEU,今年已新增146艘訂單,總運力210萬TEU。20000 TEU以上的ULCS則收獲了22艘訂單,總運力50萬TEU。
今年集裝箱船資產(chǎn)價格也大幅上升,每TEU折合船價上漲了400%以上,從1月份的2300美元上升至8月份的12900美元。
考慮到貨運現(xiàn)狀和二手船市場的盈利潛力,拆船數(shù)量銳減。自6月以來,只有兩艘890TEU的水果運輸船被拆解。今年迄今為止拆解的集裝箱船總數(shù)為15艘,共計11681 TEU。其中船型最大的是27年船齡的Tasinge Maersk輪,載箱量1839 TEU。
BIMCO預(yù)計,今年的拆船量將降至2007年的水平,當年拆解了20900TEU運力。
計劃2021年交付的運力中近2/3已經(jīng)交付,再加上拆船量較低,集運船隊今年增長了2.5%的運力。BIMCO預(yù)計今年全年運力將增長3.8%,2022年船隊運力增速將放緩,到2023-2025年再次提速。
BIMCO稱,集裝箱航運市場的強勁勢頭將持續(xù)到2022年。即使消費者對集裝箱貨物的需求開始下降,承運人仍需要時間消化過去幾個月積累的貨物并滿足補庫需求。集裝箱航運市場的真正考驗或?qū)⒃?023年到來,屆時將有大量新運力開始交付。